序號 | 項目 | 周 期 | 要 求 | 說 明 |
1 | 油中溶解氣體色譜分析 | 1) 新投運及大修投運后:1,4,10,30天 2)運行中:3個月 3)必要時 | 1) 根據GB/T 7252—2001,新裝電抗器油中H2與烴類氣體含量(μL/L)任一項不宜超過下列數值: 總烴:20;H2:30;C2H2:0; 2)運行中H2與烴類氣體含量(μL/L)超過下列任何一項值時應引起注意: 總烴:150;H2:150;C2H2:1 3)烴類氣體總和的絕對產氣速率超過12mL/d或相對產氣速率大于10%/月,則認為設備有異常 4)當出現痕量(小于1×10-6μL/L)乙炔時也應引起注意;如氣體分析雖已出現異常,但判斷不至于危及繞組和鐵芯安全時,可在超過注意值較大的情況下運行 | 1)總烴包括CH4、C2H4、C2H6和C2H2四種氣體 2)溶解氣體組份含量有增長趨勢時,可結合產氣速率判斷,必要時縮短周期進行跟蹤分析 3)總烴含量低的設備不宜采用相對產氣速率進行判斷 4)新投運的電抗器應有投運前數據 5)必要時,如: —巡視發現異常 |
2 | 油中水分, mg/L | 1) 注入電抗器前后的新油 2)運行中1年 3) 必要時 | 投運前:≤10 | 運行中:≤15 | 1)運行中設備,測量時應注意溫度的影響,盡量在頂層油溫高于50℃時取樣 2)必要時,如: —繞組絕緣電阻、吸收比或極化指數異常時 —滲漏油等 |
3 | 油中含氣量,% (體積分數) | 1)注入電抗器前后的新油 2)運行中:1年 3)必要時 | 投運前:≤1 | 運行中:≤5 | 1)限值規定參考:GB/T7595-2008《運行中變壓器油質量》 2)必要時,如: —需要補油時 —滲漏油時 |
4 | 油中糠醛含量,mg/L | 必要時 | 1)超過下表值時,一般為非正常老化,需跟蹤檢測: | 必要時,如: —油中氣體總烴超標或CO、CO2過高 —需了解絕緣老化情況時 —長期過載運行后,溫升超標后等 |
運行 年限 | 1~5 | 5~10 | 10~15 | 15~20 |
糠醛 含量 | 0.1 | 0.2 | 0.4 | 0.75 |
2)跟蹤檢測時,注意增長率 3)測試值大于4mg/L時,認為絕緣老化已比較嚴重 |
5 | 絕緣油試驗 | 見第12.1節 |
6 | 阻抗測量 | 必要時 | 與出廠值相差在±5%范圍內,與三相或三相組平均值相差在±2%范圍內 | 如受試驗條件限制可在低電壓下測量 |
7 | 繞組直流電阻 | 1)3年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1)各相繞組電阻相互間的差別不應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%,無中性點引出的繞組,線間差別不應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% 2)與以前數值比較,其變化不應大于2% | 1)如電阻相間差在出廠時超過規定,制造廠已說明了這種偏差的原因,則與以前數值比較,其變化不應大于2% 2)不同溫度下電阻值按下式換算: R2=R1(T+t2)/(T+t1),式中R1、R2分別為在溫度t1、t2下的電阻值;T為電阻溫度常數,銅繞組取235 3)必要時,如: —本體油色譜判斷有熱故障 —紅外檢測判斷套管接頭或引線過熱 |
8 | 繞組連同套管的絕緣電阻、吸收比或極化指數 | 1)3年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1)絕緣電阻換算至同一溫度下,與前一次測試結果相比應無顯著變化,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%% 2)吸收比在常溫下不低于1.3,吸收比偏低時可測量極化指數,應不低于1.5 3)絕緣電阻大于10000MΩ時,吸收比不低于1.1,或極化指數不低于1.3即可 | 1)采用2500V或5000V兆歐表,兆歐表容量一般要求輸出電流不小于3mA 2)測量前被試繞組應充分放電 3)測量溫度以頂層油溫為準,各次測量時的溫度應盡量接近 4)盡量在油溫低于50℃時測量,不同溫度下的絕緣電阻值按下式換算:
式中R1、R2分別為溫度t1、t2時的絕緣電阻值 5)吸收比和極化指數不進行溫度換算 6)必要時,如: —運行中油介損不合格或油中水分超標 —滲漏油等 |
9 | 繞組連同套管的tanδ | 1)大修后 2)必要時 | 1)20℃時不大于0.6% 2)tanδ值與出廠試驗值或歷年的數值比較不應有顯著變化(一般不大于30%) 3)試驗電壓10kV | 1)測量溫度以頂層油溫為準,各次測量時的溫度盡量相近,盡量在油溫低于50℃時測量,不同溫度下的tanδ值一般按下式換算: 
式中tanδ1、tanδ2分別為溫度t1、t2時的tanδ值 2)必要時,如: —繞組絕緣電阻、吸收比或極化指數測量異常時 —油介損不合格或油中水分超標 —滲漏油等 |
10 | 電容型套管的tanδ和電容值 | 見第8章 | 1)用正接法測量 2)測量時記錄環境溫度及電抗器頂層油溫 |
11 | 繞組連同套管的交流耐壓試驗 | 大修后 | 全部更換繞組時,按出廠試驗電壓值;部分更換繞組時,按出廠試驗電壓值的0.8倍 |
|
12 | 鐵芯及夾件的絕緣電阻 | 1)3年 2)必要時 | 1)與以前測試結果相比無顯著差別 2)運行中鐵芯接地電流一般不應大于0.1A | 1)采用2500V兆歐表 2)夾件引出接地的可單獨對夾件進行測量 3) 必要時,如: 油色譜分析懷疑鐵芯多點接地時 |
13 | 穿心螺栓、鐵軛夾件、綁扎鋼帶、鐵芯、繞組壓環及屏蔽等的絕緣電阻 | 大修中 | 一般不低于500MΩ | 1)采用2500V兆歐表 2)連接片不能拆開者可不進行 |
14 | 氣體繼電器校驗及其二次回路試驗 | 1)3年(二次回路)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1)按制造廠的技術要求 2)整定值符合運行規程要求,動作正確 3)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1MΩ | 1)采用1000V兆歐表 2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故障時 |
15 | 壓力釋放器校驗及其二次回路試驗 | 1) 3年(二次 回路) 2) 必要時 | 1)動作值與銘牌值相差應在±10%范圍內或符合制造廠規定 2)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1MΩ | 1)采用1000V兆歐表 2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故障時 |
16 | 冷卻裝置及其二次回路試驗 | 1)3年(二次回路)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1)投運后,流向、溫升和聲響正常,無滲 2)強油水冷裝置的檢查和試驗,按制造廠規定 3)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1MΩ | 1)采用1000V兆歐表 2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故障時 |
17 | 整體密封檢查 | 1)大修后 2)必要時 | 在油枕頂部施加0.035MPa壓力,試驗持續時間24h無滲漏 | 1)試驗時帶冷卻器,不帶壓力釋放裝置 2)必要時,如: 懷疑密封不良時 |
18 | 箱殼振動 | 必要時 | 與出廠值比不應有明顯差別 | 必要時,如: 發現箱殼振動異常時 |
19 | 噪聲測量 | 必要時 | 與出廠值比不應有明顯差別 | 必要時,如: 發現噪聲異常時 |
20 | 紅外檢測 | 1年6次或以上 | 按DL/T664-2008《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》執行 | 1)用紅外熱像儀測量 2)測量套管及接頭、油箱殼等部位 3)結合運行巡視進行,試驗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紅外檢測,同時加強對電壓致熱型設備的檢測,并記錄紅外成像譜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