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號 | 項目 | 周 期 | 要 求 | 說 明 |
1 | 絕緣電阻 | 1) 35kV、110kV:6年;220kV:3年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不應低于出廠值或初始值的70%% | 1)采用2500V兆歐表 2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絕緣缺陷時 |
2 | tanδ( 35kV及以上) | 1)繞組絕緣: — 35kV、110kV:6年;220kV:3年 —大修后 —必要時 2)110 kV及以上串級式電壓互感器支架: —必要時 | 1)tanδ(%)不應大于下表中數值: | 前后對比宜采用同一試驗方法 |
溫度,℃ | 5 | 10 | 20 | 30 | 40 |
35kV | 大修后 | 1.5 | 2.5 | 3.0 | 5.0 | 7.0 |
運行中 | 2.0 | 2.5 | 3.5 | 5.5 | 8.0 |
110kV及以上 | 大修后 | 1.0 | 1.5 | 2.0 | 3.5 | 5.0 |
運行中 | 1.5 | 2.0 | 2.5 | 4.0 | 5.5 |
2)與歷次試驗結果相比無明顯變化 3)支架絕緣 tanδ一般不大于6% |
3 | 油中溶解氣體色譜分析及油中水分含量測定 | 1)35kV以上設備:3年 2)大修后 3)必要時 | 1)油中溶解氣體組份含量(μL/L)超過下列任一值時應引起注意: 總烴:100 H2:150 C2H2: 2 (220kV) 3 (110kV) 2)油中水分含量(mg/L)不應大于下表規定: | 1)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廠要求進行 2) 出現C2H2時,應縮短試驗周期,C2H2含量超過注意值時,應考慮更換 3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內部放電時 |
電壓等級,kV | 投運前 | 運行中 |
220 | 15 | 25 |
110 | 20 | 35 |
4 | 交流耐壓試驗 | 1)大修后 2)必要時 | 1)一次繞組按出廠值的0.8倍進行 2)二次繞組之間及其對地的工頻耐壓標準為2kV,可用2500V兆歐表代替 | 1)串級式或分級絕緣式的互感器用倍頻感應耐壓試驗,同時應考慮互感器的容升電壓(頻率150Hz時,110kV為5%, 220kV為10%) 2)耐壓試驗前后,應檢查絕緣情況 3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絕緣缺陷時 |
5 | 局部放電測量 | 必要時 | 油浸式相對地電壓互感器在電壓為1.2Um/ 時,放電量不大于20pC | 1)只對110kV及220kV 2)必要時,如: 對絕緣性能有懷疑時 |
6 | 空載電流和勵磁特性 | 大修后 | 1)在額定電壓下,空載電流與出廠值比較無明顯差別 2)在下列試驗電壓下,空載電流不應大于最大允許電流: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 1.9Un/ 中性點接地系統 1.5Un/ |
|
7 | 聯接組別和極性 | 更換繞組后 | 與銘牌和端子標志相符 |
|
8 | 電壓比 | 更換繞組后 | 與銘牌標志相符 |
|
9 | 繞組直流電阻測量 | 大修后 | 與初始值或出廠值相比較,應無明顯差別 |
|
10 | 絕緣油擊穿電壓, kV | 1)大修后 2)必要時 | 投運前 35kV:≥35 110kV、220kV: ≥40 | 運行中 35kV:≥30 110 kV、220kV: ≥35 | 1)電極形狀應嚴格按相應試驗方法的規定執行,表中指標是220kV及以下設備采用平板電極 2)必要時,如: 對絕緣有懷疑時 |
11 | 紅外檢測 | 1) 220kV:1年4次或以上;110kV:1年2次或以上 2)必要時 | 按DL/T664-2008《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》執行 | 1)用紅外熱像儀測量 2)結合運行巡視進行,試驗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紅外檢測,同時加強對電壓致熱型設備的檢測,并記錄紅外成像譜圖 3)必要時,如: 懷疑有過熱缺陷時 |